本周三(6月18日)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首次公开论及稳定币,将其与央行数字货币并列为重塑支付体系的重要力量。无独有偶,京东集团刘强东日前透露正推进港元、美元稳定币项目,目前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。这场由技术驱动的金融变革正在中美两地同步加速——美国参议院刚通过《GENIUS法案》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也将于8月1日实施。
区别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剧烈波动,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或黄金等资产维持价值稳定。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指出,其核心价值在于搭建了连接中心化金融与去中心化Web3的桥梁。技术上采用区块链实现"支付即结算",跨境支付成本可降低90%以上,这正是京东等企业布局的关键动因。
随着稳定币市场规模预计从2500亿飙升至2万亿美元,其持有的短期美债可能缓解美国政府债务压力。但专家强调,这仅能解决流动性问题,无法扭转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深层担忧。特别在长端债券领域,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偏好导致期限错配风险凸显。
尽管香港、美国快速建立监管框架,行业仍面临三重风险:底层资产透明度不足、技术包装掩盖价值缺陷、利差收窄冲击商业模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主流稳定币99%以美元为储备,在强化美元支付地位的同时,也使其成为地缘金融博弈的新载体。
在陆家嘴论坛现场,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效率对比图显示,稳定币结算速度较SWIFT提升近百倍。这种碾压式优势正推动PayPal等传统支付巨头转型,但完全取代VISA等现有体系仍需时日。分析认为,未来金融基础设施或将呈现"稳定币+央行数字货币"的双轨并行格局。
京东等试水者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场景落地。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,沙盒测试中稳定币的商户接入率不足30%。业内人士建议,可借鉴新加坡Ubin项目的"批发型+零售型"分层设计,通过电商生态构建闭环应用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