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,专题研讨稳定币发展趋势及风险应对。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连锁反应:比特币次日突破年内高点,相关概念股集体飙升,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半月内暴涨398%。
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前沿阵地,上海国资委此次学习会明确聚焦稳定币领域。通报显示,会议重点讨论稳定币在国际支付、跨境结算等场景的应用潜力,同时强调风险防控机制建设。值得关注的是,上海国际集团、国泰君安等国资背景金融机构均派代表参会,这些企业近期已通过香港子公司试水虚拟资产牌照申请。
市场普遍将此举解读为政策风向标。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上海国资体系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承担关键角色,此次学习可能为人民币稳定币跨境应用铺路。数据显示,6月以来已有5家上海国企通过香港平台布局RWA(真实世界资产)和稳定币业务。
政策预期直接点燃二级市场热情。国泰君安国际在获批虚拟资产牌照后,股价从1.42港元飙升至7.07港元,创历史新高。同期弘业期货、申万宏源香港等中资券商涨幅均超20%,形成明显的板块轮动效应。
科技巨头同步加速布局。蚂蚁国际正推进USDC接入计划,京东旗下公司已加入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沙盒。这些动作与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形成呼应,构建起"离岸试验+内地观察"的独特模式。
尽管比特币突破新高被社区戏称为"东方力量"助推,但业内人士指出,中国大陆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禁令仍未松动。当前市场情绪更多源于政策边际改善预期,以及中资机构在合规框架下的谨慎探索。
香港数字金融协会理事王峰认为:"上海国资系统的学习释放了审慎开放信号,但具体落地仍需观察监管细则。短期看,这类动作确实会成为资本市场的情绪催化剂。"截至7月12日,比特币维持在62000美元上方震荡,相关概念股仍保持高位成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