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突破2500亿美元,成为加密市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。本文梳理了稳定币的技术路径、市场格局及盈利模式,重点分析USDT、USDC、DAI和USDe四大主流稳定币的发展现状。
截至2025年6月,USDT以1500亿美元市值占据63%市场份额,继续保持领先地位。USDC以610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二,占比24.9%。DAI和新兴的USDe分别占据3.1%和1.5%的市场份额。这种格局反映出稳定币市场已形成明显的头部效应。
USDT凭借先发优势和全球流动性网络效应,成为加密交易的主要媒介。其储备资产包括美国国债、比特币等多元化配置,年化收益可观。USDC则以完全合规著称,储备资产100%为现金和短期美债,受到机构用户青睐。
DAI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代表,采用超额抵押机制,目前已转型为"多抵押合成美元系统"。而USDe则创新性地采用"Delta-Neutral"对冲结构,通过链上利差机制提供收益支持,年化收益率可达20-30%。
在发达国家,USDC等合规稳定币更多用于机构支付和跨境清算;在新兴市场,USDT则充当"影子美元",帮助居民对抗通胀和进行跨境汇款。数据显示,拉美地区71%的机构将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,远高于全球49%的平均水平。
稳定币发行方主要通过储备资产利息获利。2024年Circle利息收入达16.8亿美元,Tether单季美债利息收入就超过10亿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Coinbase作为USDC主要分销渠道,获取了Circle约54%的收入分成。
稳定币正在重塑传统金融体系,其无国界、低成本的特点使其在跨境支付、普惠金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明确,稳定币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。